关于泓水之战,有人说宋襄公太愚蠢了,眼看着能打胜仗,而他却跟人大讲仁义道德,以至兵败受伤。 那么,真实的情况会是那样吗?我看未必。宋襄公如果真那么愚蠢,也不会成为春秋五霸之一,小编以为,他之所以这么做,仁义道德只是他的借口,实则要为自己要点面子。 公元前643年,春秋五霸中最厉害的角色齐桓公去世了,他一走,楚国势力趁势北上,扰得诸侯各国忐忑不安。这时候,本来实力就不很强的宋襄公站了出来,他想效仿齐桓公也来一次葵丘会盟,没想到没人成全他,最后还送上了小命。 原来,宋襄公是个假仁假义的人,他既想沽...
关于泓水之战,有人说宋襄公太愚蠢了,眼看着能打胜仗,而他却跟人大讲仁义道德,以至兵败受伤。
那么,真实的情况会是那样吗?我看未必。宋襄公如果真那么愚蠢,也不会成为春秋五霸之一,小编以为,他之所以这么做,仁义道德只是他的借口,实则要为自己要点面子。
公元前643年,春秋五霸中最厉害的角色齐桓公去世了,他一走,楚国势力趁势北上,扰得诸侯各国忐忑不安。这时候,本来实力就不很强的宋襄公站了出来,他想效仿齐桓公也来一次葵丘会盟,没想到没人成全他,最后还送上了小命。
原来,宋襄公是个假仁假义的人,他既想沽名钓誉,又想其它诸侯拥戴他。他深知宋国的实力还不够强大,所以,他想起了齐桓公用管仲的谋略“尊王攘夷”,就想打“仁义礼信”这个旗号来号令诸侯。
公元前639年秋,宋襄公把诸侯国首领都召集到宋国的盂邑会盟,妄图在会上确定自己是新的盟主。可是,他的愿望不仅没能实现,反而让楚成王恼羞成怒。接到宋襄公的会盟信,楚成王二话没说,直接带领楚国大军奔盂邑而来,不仅捉住了宋襄公,还让其它诸侯国瞧见了楚国的实力,一举两得。
展开剩余70%宋襄公被捉,鲁僖公就做了回和事佬,他从中调停让楚成王放了宋襄公。没当上盟主反而让人羞辱一番,宋襄公自然咽不下这口恶气。回到朝中,他不思如何加强国力提升军力,而是把仇恨撒在楚成王不守信用上,也恨其它诸侯国见风使舵,弃宋投楚。可是,就这么下去也不是事,总得找个地方挽回一点面子。
于是,宋襄公想,楚国是打不过了,那就对郑国下手,因为郑国是个小国,凭借宋军实力打他们还是小菜一碟。
公元前638年,宋国出兵攻打郑国,楚成王知道后也立即出兵帮助郑国,两军在泓水相遇。宋军在泓水以北列好阵势,楚军也开始渡河进攻。宋国大臣子鱼见楚军刚刚下水,就对宋襄公说:“郑国有楚军援助兵力强大,我军力量薄弱,可趁敌人还没有渡过泓水,马上出击,一定会打败他们。”
没想到这个时候宋襄公却做出了惊人之举:“不行,我一向主张仁义。敌人渡河还没有结束,咱们现在打过去,算不得仁义。”
等敌人全部上岸后,乱糟糟地在排队列阵,宋国公子目夷心里非常着急,就对宋襄公说:“再不能等了,趁他们还没摆好阵形,咱们赶快冲过去,再不动手,就来不及了。”
宋襄公仍然坚持着说:“如此不仁不义,人家队伍还没摆好,怎么打仗?”在他俩争论的工夫,敌人摆好阵形,在战鼓的激励下,楚军和郑军潮水般冲了过来,宋军无法抵挡,纷纷败下阵来,宋襄公大腿中箭,在子鱼等人的保护下才逃回宋国。
仗没打赢却落了个笑柄,宋国大臣们都埋怨宋襄公糊涂,可宋襄公摸着受伤的大腿说:“仁义之兵,不征伐刚死了国君的敌国,不伤害受了伤的敌人,不俘虏年老体迈的敌兵,不攻击没有摆好阵势的敌军。否则,我们就是战胜了也不光彩。”
子鱼听了气愤地说:“大王一点也不懂得战争,战争就是你死我活的事,打仗就是要消灭敌人,敌人没有放下武器就跟他讲仁义礼信,必将自食恶果。”
宋襄公为什么不听子鱼和公子目夷的劝说呢?小编认为宋襄公是为了面子。他以为打郑国轻松加愉快,可到了战场才发现楚军也在对面,原本宋国打不过楚国才向郑国动手的,现在两个国家联合在一起,宋军根本不是对手。本来上次让楚军抓了一次,这次再被抓就太没面子了,所以他才给自己一个台阶下,即使泓水之战打败了,他也不感觉丢脸,就是战场上输给了人家,但道义上还是站得住脚的。
可惜的是,宋襄公没有等来人们为他大讲仁义道德喝彩的时刻,由于腿伤复发,第二年宋襄公就死了,霸主没当上,却给后人留下了一堆笑料。(图片来源于网络)
本文系作者原创杠杆50倍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发布于:天津市